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9月2日,从珠江之畔踏上黄河之滨开启从医生涯新征途的贺龙君医生,刚来兰州就参加了一场大型义诊,西北群众的质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贺龙君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镜科副主任,从第一次来到兰州,他便有了新身份——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院区副院长、内窥镜中心执行主任。在这里,他将通过传帮带为甘肃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内镜治疗专业队伍,让甘肃群众不出省就能享受国家级的先进治疗。
教师节之际,我们走近是医者、亦是师者的贺龙君,看医生老师的薪火相传。
内镜医技是肿瘤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技术。好的内镜医生可以通过系统操作发现隐蔽肿瘤,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
“我和甘肃团队做了很好的沟通,也希望自己的所学可以帮到患者。从科室的实际角度出发,我想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支气管镜诊疗标准带过来,完善科室诊疗门类,为呼吸系统肿瘤防治贡献力量。”贺龙君明确了他在甘肃努力的方向。
随着诊疗理念的更新,内镜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肿瘤治疗方面,特别是早发现早治疗的肿瘤。内镜切除损伤小,恢复好,受到患者认可。贺龙君也希望从这个方面与甘肃同行多交流,以便更精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医近20年,如今,贺龙君是硕士研究生导师。他认为医学就是一种传承,在学习医疗技术的同时,更应该有医德涵养,将病人的苦痛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他们解除痛苦。
贺龙君说,以前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他的老师作为专家,愿意用两个小时去倾听患者的心声,为患者打开心结。现在他带了学生,也会告诉学生:是医生就要用心用情为患者服务。
“我们作为医生,应该感谢每一位患者,是他们一次次的信任,不断托举着我们提高医疗水平,不断丰富诊疗经验。没有患者的信任,我们可能什么都不是。他们在人生痛苦的时候找到我们,我们就应该以医者仁心去帮助他们。”贺龙君说,无论从医者还是老师的角度来说,都要从医德底线做起。
也正是这份责任,让贺龙君从岭南来到西北,传递肿瘤防治的前沿理念。
谈到肿瘤,人们都是谈癌色变。面对重大的健康挑战,科学的治疗才是关键。
贺龙君说,这次他来甘肃更想传递早发现、早治疗的防肿瘤、治肿瘤理念。事实上,很多肿瘤发病前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所以定期体检非常关键。
同时,贺龙君认为,防治、防治,防在前,治在后。作为肿瘤医生,传递肿瘤防治科普知识也应该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为防肿瘤筑起第一道屏障。
来到甘肃,贺龙君希望可以将防的理念与同行共享。甘肃的同事友善、热情,亦师亦友,大家一起为患者康复努力,这也是传帮带。
目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已经先后向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院区派驻八批次专家团队,在黄河之滨书写下健康佳话。双方亦师亦友的传帮带关系,让全国优质医疗资源走进甘肃,共同守护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