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峨眉山市小学劳动教育研训会在峨眉三小成功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44:00    

为深化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路径,近日,峨眉山市教师培训中心在峨眉山市第三小学成功举办“聚焦课标研劳育,以评促建提质量”小学劳动教育研训会。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峨眉山市教师培训中心劳动教研员杨建昌老师及各兄弟学校教师代表。活动包括课堂展示、评课、专题讲座等环节,由峨眉三小黄世林老师主持。

夏婷婷老师以“绿色校园”为主题,设计跨学科水培绿萝实践课。学生利用废旧瓶罐制作环保花盆,借助AI学习科学调配营养液,完成选枝、扦插等劳动任务。课后延伸“水培博览会”活动,通过观察记录与问题解决评选“水培小能手”。课程融合劳动、科学、美育,以真实场景培养环保意识与动手能力,诠释了“劳动创造美”的育人理念。

在评课研讨中,桂花桥镇小何老师高度肯定了夏婷婷老师的展示课,认为其充分践行了新课标理念。课堂以绿萝养护为真实任务,引导学生从课堂拓展至家庭,在持续观察与实践中深化劳动价值观。

休息期间,在峨眉三小“十亩之间”的劳动实践基地里,各班学生讲解员化身“劳动小导师”,以主人翁姿态为参会教师带来生动导览。同学们结合班级劳动项目,自信讲解种植知识、养护技巧及实践感悟,展现出扎实的劳动技能与跨学科应用能力。

凌芳老师以《“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为题,系统阐释学校劳动教育模式:通过学校主导、家庭筑基、社区拓展协同机制,构建“星光劳动课程体系”。从跨学科项目“探秘萝卜之旅”到“十亩之间”实践基地,从家庭劳动清单到社区职业体验,以真实任务驱动学生成长,依托动态评价激发劳动热情,以劳动为媒介,让“劳动点亮成长底色”的育人理念融入学生日常行动。

如何让劳动教育真正赋能学生成长?张雪梅老师以新课标为蓝本,提出一套创新任务清单开发策略。该策略立足日常生活、生产、服务性劳动三大领域,通过分层递进任务设计、跨学科融合实践、家校社协同评价,引导学生从劳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为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路径。

桂花桥镇小金秀萍老师以《劳动课程建设“四阶模型”》为题,阐释了劳动教育从需求分析到动态评价的科学路径,并分享了学校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竹编、刺绣等技艺,将传统工艺转化为课程资源。金老师表示:“通过‘四阶模型’,我们不仅优化了课程设计,更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生劳动素养培育。”

博睿特小学徐露萍老师和峨眉二小李建容老师分别展示了他们在“省作业设计大赛”中的创意实践与获奖经验,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劳动教育的校本化智慧与创新活力,让大家看到了劳动教育的百花齐放。

劳动教育如何实现从实践探索到全域跃升?峨眉山市教师培训中心杨建昌老师在总结发言中给出了关键答案。杨建昌老师强调,未来需以家校社协同为核心,聚焦课程优化开发地域化项目、强化师资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共建实践基地,推动劳动教育从特色探索迈向全域提质。最后,他呼吁各校“以评促建”,让劳动教育从校内实践延伸至社会服务,真正实现以劳育人、以劳育才的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入持久动力。

“从跨学科课堂的生动实践到家校社协同的深度联动,每一份探索都在诠释‘劳动育人’的深刻内涵。期待各校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将劳动的种子深植教育的土壤,让每一堂课成为成长的阶梯,让每一次实践化为生命的养料。”会议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峨眉山市劳动教育的故事,必将在深耕与协作中,书写出更饱满的育人篇章。(文:黄世林 图:王紫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