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良南华社区桥珠广场中心圈完成了一场“颜值与内涵”的双重升级——昔日塑料花坛蜕变为古朴典雅的石头花坛,新栽绿植与错落有致的景观石相映成趣,成为居民休闲打卡的新地标。
焕新后的桥珠广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改造背后,是南华社区与本土老字号“李禧记饼家”第六代传承人李澄标的一次温暖携手,更是一段跨越百年的商道与善道交织的社区故事。
桥珠广场坐落于南华党群活动中心前方,是周边居民日常休憩、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中心圈原有一座塑料材质的花坛,因年久失修、材质老化,逐渐与周边经过提升的社区环境格格不入。2025年3月,李禧记饼家第六代传承人李澄标主动提出认捐,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完成花坛拆除、石材采购、景观设计等工程,以4万元善款打造出一座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石头花坛。
桥珠广场花坛改造前。
桥珠广场花坛改造后。
“花坛改造不仅是环境提升,更是对社区文化的致敬。”李澄标表示,桥珠广场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而石头花坛的耐久性与自然质感,更能与广场的古树、长椅等元素共同勾勒出“老城不老”的韵味。
李禧记饼家始创于清末,以传统手工制作“虫崩 䖢”“南乳花生”等岭南糕点闻名,李澄标则是“李禧记”的第六代传人。在事业有成的同时,他始终心系社区。近年来,他坚持每年重阳节为南华社区捐赠善款,为辖区60岁以上长者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企业扎根社区,回报社区是本分。”他说,老字号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艺,更在于与街坊邻里的情感联结。
焕新后的桥珠广场。
此次桥珠广场花坛改造,是李禧记饼家投身社区公益事业的又一次创举。南华社区党委书记韩丹表示,改造后的花坛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传播本土文化的新载体——花坛内种植的三角梅,与李禧记饼家的“岭南风味”形成呼应。
据悉,李澄标还计划在花坛旁增设文化展示牌,让善举与匠心共同融入城市肌理。
文/顺德融媒记者莫胜娜 通讯员陈佩思
图/南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