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2日,在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净月高新区)慢山里营地小镇,一场以“文明乡风 绿色清明”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文明实践活动精彩上演。此次活动由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文明办指导,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网信办)、中共新湖镇委员会、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晚报社承办,慢山里营地小镇、长春市风筝协会协办。与此同时,作为长春市“同倡文明风 共筑幸福城”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各县(市)区、开发区分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文明实践活动,将清明祭扫的肃穆与春天的生机完美融合,倡导文明祭祀、移风易俗,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清风寄情·文明共建
倡议摒弃陋习移风易俗
活动伊始,净月高新区新湖镇滨水社区书记宋伟宣读了《文明清明倡议书》,为整场活动奠定了温馨而庄重的基调。她倡导大家文明祭祀、移风易俗,以绿色、环保、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摒弃焚烧纸钱等传统祭祀陋习,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弘扬文明新风。
此次活动融入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英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他们的奉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用文明的方式祭奠他们,就是要让他们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参与活动的市民韩先生深情地说。
歌舞清明·礼颂新风
精彩表演演绎文化魅力
接下来的节目表演环节精彩纷呈,吸引着现场每一位观众。开场舞《站在草原望北京》由滨水社区的居民表演,他们用舞姿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滨水社区的三句半表演以幽默诙谐的方式、通俗的语言宣传了移风易俗,讲述了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和文明新风。
吉林大学清逸中国舞社团的王徐来表演的舞蹈《春颂》,让表演进入高潮。在优美的旋律下,舞蹈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缓缓呈现在观众眼前。时而如蝴蝶翩翩起舞,时而如春风轻盈地跳跃,将春天的活力与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目不暇接。王徐来表示:“能够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我感到非常荣幸。通过表演节目,我不仅锻炼了能力,还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大学生,非常倡导年轻一代人用文明的祭祀方式,过‘绿色清明’。”
随后吉林大学清逸中国舞社团的黎波和王徐来表演了《牵丝戏》,婉转的歌声,轻柔的舞姿,仿佛带领观众穿越回了古代。吉林大学笛箫协会的胡星月演奏的竹笛曲《鄂尔多斯的春天》,如潺潺流水,又如骏马奔腾,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栩栩如生。
这些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融入了时代元素,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将文明祭祀的内容融入到了文艺演出、实践活动中,未来我们会鼓励村民创新祭祀方式,让文明祭祀成为一种新的乡村文化风尚。”新湖镇新兴村党总支副书记丁臣称赞道。
踏青仿古·春晖竞技
互动环节重拾传统文化
随后的互动环节让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古人春日竞技。“古韵锤丸”互动现场,参与者们手持球杆,专注地瞄准球门,奋力击球。捶丸作为中国古代“高尔夫”,是古代文人在清明踏青时节经常举办的竞技活动。活动现场复原了传统捶丸场景,让人们体验到了古人的风雅。
“福运击钱”环节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大家手持小铜钱,在规定距离击打悬挂的古风大铜钱,达到规定次数即为成功。击铜钱源于古代民间祈福仪式,象征“击碎晦气,纳财迎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明知识小问答”更是考验了大家对清明文化的积累。参与者们踊跃抢答,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互动游戏很有趣,让我们在玩乐中了解了传统文化。”参与游戏的社区居民张大爷说。
清明忆思·纸鸢寄情
放飞风筝寄托美好期许
活动接近尾声,全体参与者来到草地上,欣赏长春净月高新区的美好风光。春风拂面,远山含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长春市风筝协会的老师带领众人将风筝迎风托起,乘着清明的风势腾空而上,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追忆,更是一种室外健身活动,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人们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长春市风筝协会会长刘兴春说:“清明节放风筝是传承千年的习俗,寄托了对已故亲人的哀思。我们很高兴能够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运动。同时,希望市民能够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缅怀英烈,祭奠亲人。”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团委副书记臧泉智认为:“参与这次倡导文明祭祀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文明和谐、节约环保的环境下文明祭祀,从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更好的方式来怀念祖先,怀念故人,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传统节日融合文明新风
多元视角见证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
清明节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的传统习俗源远流长,更是一个融合了人文与自然双重内涵的特殊日子。
此次“文明乡风 绿色清明”主题活动,将清明祭扫的肃穆与踏青竞技的生机完美融合,让“文明乡风 绿色清明”不再是一个口号,成为一种行动。在互动中,广大群众看到文明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让崇敬英烈、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等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在清明节期间,长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依托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文明实践活动。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都能看到倡导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的身影。各地通过举办主题讲座、文化展览、线上互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市民用鲜花祭祀、网络追思等绿色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摒弃陈规陋习。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全社会营造了文明、和谐、绿色的节日氛围,让清明这一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加充满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成为传承文化、弘扬美德、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德庆/文 骆禹辰/图
编辑:孙懿辞
复审:梁爽
终审: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