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潮音庵位于浦东新区大生港路顾东村李家盘37号,俗称“观音堂”,始建于明代。
潮音庵名称,因当时庵前就是东海,听得到潮音。也因为观世音菩萨梵音为海潮音,故名之。
现在的庵名匾额,是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盟主要发起人之一黄炎培题写的。
目前的寺庙,是浙江余姚张姓宝昂师太,于1982年主导募集资金,历经十余年重建的。2002年,宝昂师太仙逝,享年85岁。
现在门口守卫的一个男人,左手残疾,吃饭用的两个搪瓷碗,是宝昂师太八十大寿时香客捐赠的。这两只碗的历史,也有26年之久了。
夏季的一个中午,驱车去拜访潮音庵。初次去,并不知道潮音庵的前方和东侧都可以停车的。所以,把车停在附近的一个加油站路沿上。然后,再沿顾曹公路走过去。
路两侧绿茵遮盖,虽然是炎热夏季,这里走走还是挺风凉的。
寺庙面南背北,门口是一条河流,好像是大生港。
这是看到门口有一个非常虔诚的女香客:这么热的天,她在庵前滚烫的水泥地上,分右、中、左,跪下、默念、叩头,做了三次,每次都要20秒左右。
庵前的台阶,她也是跪爬上去的,每个台阶还要磕一个头。
进门竟然是一个四合院的建筑,也许这是古时潮音庵的模样吧。
原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
东殿堂
西殿堂
东侧是七层报恩塔
报恩塔取义于报四重恩,即国恩、佛恩、众生恩和父母恩。
再往北就是圆通宝殿了
内供奉四面千手佛
西侧的生活区,门额题写的是“听雨解脱处”。
西南角是讲经堂和藏经阁
一层讲经堂里供奉玉佛一尊
玉佛如白衣天使一般
尼姑师傅们也都是白衣飘飘,宛如观音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