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市场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老三板和新三板。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老三板:原指2001年7月16日成立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主要包含从原来两个法人股市场退下来的“两网股”股票和从主板市场终止上市后退下来的“退市股”股票。老三板的股票主要是为退市企业和两网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流动性较差,且涨跌幅限制为±5%。
新三板:是在老三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新三板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服务于中小微型企业,包括创新层和基础层。新三板的股票涨跌幅限制根据层级不同分别为30%、50%和100%。
老三板:参与主体为公众公司,这些公司经过合法的公开发行程序,并符合我国证券发行资质的相关规定。老三板的交易制度采用主板的竞价系统方式进行配对成交,根据股份转让公司的质量实行股份分类转让制度,根据挂牌公司的净资产情况分别实行每周一次、三次和五次的转让方式,涨停板最高限制为5%。
新三板:参与主体为非公众公司,无需经过公开发行程序,只要符合新三板规定的挂牌条件即可。新三板的交易制度实行券商委托报价和配对成交,投资者通常在线下完成价格磋商后,再在新三板系统完成确认。新三板的最低交易额度为3万股,超过30%公司股份的交易需要公开买卖信息。
老三板:挂牌公司是经过严格的发行上市的公众公司,信息披露严格按照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标准低于上市公司的标准,相对较为宽松。
老三板:主要功能是解决法人股流通问题,市场相对较为封闭,缺乏流动性。
新三板:除了具备老三板的流通功能外,还具有私募融资功能,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新三板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不仅局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而是成为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
总结:
三板市场包括老三板和新三板两个阶段,它们在概念与定位、参与主体与交易制度、信息披露以及市场发展与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老三板主要服务于退市企业和两网公司,流动性较差,涨跌幅限制为±5%;而新三板则是一个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服务于中小微型企业,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不同的涨跌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