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攒”一场“机器人运动会”,带你触摸可感的“人工智能”,无锡: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城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8:20:00    

近一段时间,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让人“眼前一亮”:人类之外,将诞生一种新形态运动会了吗?江苏乃至中国的企业,已经这么“超前”了吗?4月28日,无锡举行的一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以特别的方式揭开了部分“谜底”:以人形机器人为切口,无锡聚焦具身智能这一领域,力争打开人工智能产业的广阔世界,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无锡样本”,为此,无锡为自己定了目标: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城市!

无锡“攒”了一场机器人运动会

让人工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人工智能(AI)到底是什么样的?如何感受和触摸?如果要找一个具象化的载体,人形机器人会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4月24日到26日,国内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国内知名的人形机器人厂家和机器人研发团队悉数亮相,并以此为舞台,向社会公众系统展示中国人工智能目前的技术成果和应用场景。

与“自述写诗最好”的“李白”对诗,和机器人“灌篮高手”比投篮,为激烈对抗的机器人足球赛欢呼,累了品尝一杯机器人调制的咖啡,再与能帮助人恢复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面对面”……漫步于活动现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总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这场运动会由中国电子学会发起,无锡负责具体实施,筹备历经2年,第一次让公众直观地明白:什么叫人工智能。除了前述的生活类应用场景,在健康、生产等方面的更多应用场景也得以呈现。

比如,在无锡本土企业——天奇自动化的展位上,工作人员展示了对人形机器人进行训练的场景,在这家企业的车间里,通过系统学习和强化训练后的机器人,才有“资格”上岗,目前它们已经在协助或替代人类员工完成一些必要的工作,并将成为人类的完美搭档。

而来自杭州的程天科技工作人员则向公众展示了他们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在帮助人类恢复行走方面的效果,目前已有300多个家庭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或购买或租用,服务于人们的康复训练。此外,用于养老、陪护的机器人也纷纷亮相,引发极大关注。

“未来5年左右,更多的生活化场景将出现,人形机器人也将走进更多家庭!”行业人士称,在无锡举行的这场运动会,更像是中国人形机器人的一次“运动嘉年华”,以此为载体,人们可以更直观了解人工智能的了不起。

科学家、企业家云集的“百人会”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4月26日下午,一场特别的颁奖活动——国内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颁奖礼在无锡市惠山区举行。

其中,技术类奖项的颁奖最引人关注,因为主角是3位机器人——宇树科技的“笨笨同学”、魔法原子“小麦”、卓益得的“行者二号”,陪同他们上台的是研发工程师。现场,连颁奖礼仪人员都直接换成了机器人,展现出十足的“科技感”。这场颁奖礼为科学家、企业家云集的专业会议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和行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会议,持续为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于无锡举行的本次活动,汇聚产学研资顶尖学者专家、企业家,他们聚焦当前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研发、标准及场景应用等热点话题,通过主旨报告、圆桌讨论、政策解读、成果发布、供需对接、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旨在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相关技术走向广泛的实际应用场景,不断推动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会上,《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图谱》和《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正式发布,让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有章可循,产业发展有据可依,被认为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张峰主题分享时就指出,具身智能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之一,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技术应用的典型载体,其涉及的相关颠覆性技术正在加速突破和成熟,更由于其具有鲜明的技术融合性、产业渗透性和应用丰富性,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简而言之,中国的人工智能未来走得怎么样,以人形机器人为载体的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发展,会是一个重要的“参照”。

在这方面,专家对无锡寄予厚望。会上,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获授牌,“落户”于无锡的天奇自动化工厂。作为国内首个参考汽车制造工况的机器人实训基地,该中心将持续开展机器人作业数据采集,为后续机器人参与产线协同作业、产线场景改造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撑。

“无锡是汽车及零部件的巨大生产基地,汽车生产制造仍有上下物料等需要依靠人力的环节,相信无锡在实训中形成的人形机器人‘方案’将补足这‘最后一公里’。”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评价。

专家表示,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离不开数据、模型的基础支撑,无锡集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资源,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此次授牌就是具体的体现。

“趁热打铁”召开的“推进会”

无锡锚定“人工智能+”标杆城市

机器人运动完成了颁奖,百人会落下了帷幕,但致力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无锡,并没有歇下来,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下一步“动作”。

4月28日,无锡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无锡较早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在政策体系、平台打造、金融赋能、场景牵引等关键环节全面发力,现已形成“整机项目与核心部件”相配套的产业集群、“计量检测与创新研发”相衔接的平台矩阵和“工业制造、生活服务、城市治理”相贯通的场景架构。因此,这场大会也被称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

在这次会议上,无锡一口气发布了6个政策文件,包括《无锡市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无锡市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无锡市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市政府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无锡市支持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让人眼花缭乱。

而所有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就是无锡要在“人工智能”产业上“出全力”了。

根据行动计划,无锡锚定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城市这一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核心产业规模超700亿元。无锡发展人工智能的主战场包括新型工业化、物联网、具身智能、数据产业、服务商等重点领域。其中,具身智能将是重要的突破口,人形机器人产业将首当其冲,并以汽车零部件作为切入口。

从人形机器人到具身智能再到人工智能,无锡发展人工智能的路径选择,小心翼翼的同时又大胆激进,更底气十足。

一方面,无锡在汽车制造中积累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以及目标识别、路径规划等算法,都为智能机器人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借鉴,产业优势为人工智能积累了“大数据”。另一方面,无锡已经在人形机器人伺服系统、关节模组、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产品,优奇智能、软通天擎、巨蟹智能、意优机器人等一批企业快速成长,梁溪科技城具身智能产业园、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滨湖复星人形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竞相“绽放”,产业链优势为人工智能集聚了“核心算力”,人形机器人的“无锡时刻”已经开启。

根据行动计划,无锡的目标是打造“整机企业牵引、整零部件协同、应用场景丰富”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到2027年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增至200家、打造不少于300个典型应用场景。据悉,在工业生产之外,无锡人工智能发展还将聚焦制造、政务、养老、医疗、教育、文旅等场景,加速推进“AI+先进制造”“AI+公共治理”“AI+民生服务”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在无锡,“智算+场景+模型+生态”的一体化产业创新新格局已然成形。

未来,在无锡,透过人形机器人那更有触感的身体,人们可以深入人工智能的产业灵魂,感受它所带来的改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王丽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