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严慧荣
久念千峡湖游船之约,总因琐事耽搁。今年处暑过后,心向往之的念头愈发浓烈,踯躅几番,终是不顾盛夏烈日,奔赴畲乡景宁,与这思慕已久的湖光山色赴约。
千峡湖素有“华东最大峡湾湖”“浙江第二大人工湖”之称,单是名号便透着独特气韵。7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浩浩汤汤,蜿蜒的峡湾层层叠叠,似千道碧痕环抱着湖水,铺开一幅壮阔的水墨长卷,“悬在湖镜与云絮间的诗”,果然名不虚传。
从畲乡景宁凤凰古镇码头登船,临窗而坐,游船溯江而行。盛夏虽有热气蒸腾,却得蓝天白云眷顾,能见度极佳——远山含黛、近水泛波,沿途的高楼与翠绿山岭缓缓向后退去,每一幕都清晰得像被精心勾勒。
游船虽如移动的小楼浮于江面,可与两岸巍峨青山相比,仍显渺小。望着幽深峡江与苍茫古道,不禁遐想:这条曾通往温州的黄金水道,曾有多少官府公使、文人墨客、商客探险者踏过?他们历经的激流险滩、千辛万苦,早已随流水远去。如今天堑变通途,我辈得以轻松抵达,心中满是感慨。
船厅宽阔明亮,华灯映照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学生们围坐一处,饮着饮品嬉笑打闹,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中年游伴们则聚在甲板,举着相机定格风景。此刻,所有人似都卸下了生活的琐碎,沉浸在眼前的惬意里——原来人生的美好,从不在执着于未得,而在珍惜当下的自在。船外,水浪时起时落,润泽着两岸山川;船内,悠扬音乐流淌,满是盎然生机。
水浪斜打舷窗,将窗外青山晕成朦胧色块,宛若画工挥毫泼墨,满目丹青惹人兴致勃发。我起身走出船舱,穿过过道来到船尾,想记录下这份真实景致。虽烈日灼灼,仍有四五位身着艳服的女子在后甲板专注拍摄,她们时进时退,全然不顾阳光炙热,那份投入与湖山相映,成了独有的风景。
行船数十里,目之所及皆是苍翠峰峦。转过几道山弯,江面骤然开阔,水光潋滟间,岸边帆樯林立,橙树竹林掩映着整齐房舍,恰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里便是千峡湖景区的渤海镇渤海村,沿途楼房错落,景点星罗棋布,每一处胜景都藏着时光的印记。
翻阅渤海村的过往,故事从南宋祥兴元年开始:最初这里是蒲草丛生的沼泽地,四面环山、溪水环绕,得名“蒲海”,后因方言谐音演变为“渤海”。30年前,它还是商贸繁荣、民风淳朴的“水上门户”;2004年滩坑水电站动工,世代居住的村民陆续迁出,老村渐渐沉入水底,成了人们心中的“水下故园”。如今的新渤海村,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隐于山涧,与静静流淌的湖水相映,续写着新的篇章。
下船后,我们走进渤海湾的“千峡极速水乐园”。亚洲最长的1.8公里水上栈道,串联起水上运动区、休闲漂浮区、趣味娱乐区,打造出“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独木舟、皮划艇、卡丁船等项目让人眼花缭乱,游客们在水上嬉闹,船桨翻起的浪花溅起清凉,成了烈日下最鲜活的画面。
驻足栈道,湖风携着水汽拂过,正沉醉于这份宁静,不远处的湖面却传来热闹声响——一场水上荣休活动正在进行。人们或立在临水平台,或坐于平稳游船,手中举着“岁月如歌,荣休快乐”“感恩相伴,前程似锦”的标牌,字里行间满是温情。大家笑着整理衣襟、调整标牌角度,波光粼粼的湖水映着一张张笑脸,将这温馨瞬间定格。我被这份热闹与真诚打动,悄悄掏出手机,把这满含仪式感的美好,收进了镜头。
乘舟至千峡仙岛,水面愈发开阔,南岸奇峰耸峙、崖石壁立。岛上一座古庙在绿树间格外醒目,这是原水庙古迹“仙宫”。它不仅是一方坚实建筑,更承载着文化的传递与信仰的回归——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马仙的传说,每一次祭祀仪式都重塑着信众的虔诚。这座仙宫,终将在时光长河中矗立,成为历史与信仰的不朽见证。
正午阳光穿透云层,为湖面镀上碎金,岛屿的轮廓在光影中渐次清晰,似水墨长卷被缓缓展开。站在观景台边缘,指尖能触到带着湖水潮气与松针清冽的风,远处山影淡成青黛,飞鸟翅膀划破镜面般的天空,连时间都慢了下来,随湖面涟漪一圈圈荡开。
游湖上岸后,车辆停在水乐园入口等候用餐。车行村道,只见街道整洁,新建楼舍排列两侧,门店齐全,竟有几分海边港湾的韵味。我们在一家农家菜馆落座,餐桌上的千峡鱼头鲜香四溢,而最让人惊艳的,是店家免费提供的畲乡特产——金奖惠明茶。以当地泉水冲泡,茶汤翠绿晶莹,饮下后满口余香,余味悠长。
午餐后参观“水下故园展馆”,500平方米的空间里,陈列着渔器渔具、渔俗、渔歌等物质与非物质渔文化遗产,完整呈现了滩坑库区移民前渤海的乡土人情。这里既是渔文化传承地,也是垂钓体验、水上运动与生态旅游的融合空间,巧妙联结起“渔乐”与文物保护,为移民游子搭建起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记忆桥梁,也让每位游客都能读懂渤海渔文化的魅力。
随后乘车过大桥、入停车场,跟着导游在各团队旗帜间穿梭,沿山坡盘旋而上,抵达漫天云屿露营基地。登上峰顶观景,千峡湖远景尽收眼底——湖面烟波浩渺、波澜不惊,望向上游景宁方向,云蒸霞蔚,江山如画,心胸瞬间开阔。
晚霞未褪时,乘车返回县城碧水山居的“余生·故事”餐厅。碧水山居似悬在水天相接的褶皱里,观景台宛若天空的切片,踏上的瞬间,云在脚下漫流,湖在眼底铺成液态的蓝,连风都变得透明。此刻才懂“悬浮”的诗意:不是脱离大地的失重,而是与天地共振的轻盈。
暮色渐浓,成了天地间最温柔的笔触。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与绛紫,湖水接住所有余晖,岛屿化作暗金色剪影。此时的千峡湖,似悬在暮色里的星子,脚下渔火渐次亮起,远处传来归巢鸟鸣。站在这天地之间,既拥着整片湖的静谧,又似握住了半个天空的璀璨。
原来最好的风景从不是遥不可及的仰望,而是让你成为它的一部分——当你站在千峡湖畔,你便成了连接山水的桥,成了千峡湖写给世界的,最动人的一行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