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乌镇和古北水镇客流下滑 中青旅去年净利润减少近两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57:00    

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2024年,国内旅游业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国家层面政策密集出台,但受居民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国内需求不足等影响,多数旅企表现不及预期。

近日,中青旅(600138.SH)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99.57亿元,同比上升3.34%。然而,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下降17.29%;扣非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下降22.31%。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旅游行业整体复苏的背景下,中青旅的“增收不增利”现象引发市场关注,其核心景区乌镇与古北水镇的客流量下滑、成本刚性压力及管理问题成为焦点。

核心景区客量下降

2024年,中青旅营业收入实现连续两年增长,但增速较2023年的50.15%大幅下滑至3.34%。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收29.1亿元,同比仅微增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甚至亏损5153万元,凸显经营压力。

中青旅表示,去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是由于人工、折旧摊销等成本费用压缩空间较小及投资收益减少所致。

财报显示,去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1%至76.58亿元,其中人工、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占比超60%,压缩空间有限。

同时,公司去年全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1.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锐减69.29%至2.83亿元。

据了解,景区业务是中青旅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乌镇和古北水镇两大景区。报告期内,两大景区均在内容创新、产品迭代、科技赋能等方面有所突破,但从业绩表现上却不尽如人意。去年景区经营收入约15.97亿元,同比减少7.12%。

2024年,乌镇景区共接待游客743.38万,其中东栅景区接待游客213.05万,西栅景区接待游客530.33万,同比均略有下降。

乌镇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同比下降5.81%;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3.98%。尽管净利润实现增长,但这主要源于公司进行成本控制。同时,客单价下滑与内容创新不足的问题凸显。

古北水镇业绩下滑则更为明显,受北京周边游半径扩大至300公里的客源分流影响,去年古北水镇游客量同比下降14.78%至129.84万人次,营收锐减24.46%至5.55亿元。高折旧摊销费用(占总成本32%)进一步侵蚀利润。去年暑期,单日客流量不足2019年同期的60%。

两大景区业绩的疲软反映出中青旅两大景区作为传统文旅项目面临的挑战,即周边游市场竞争加剧、重资产模式下的成本刚性,以及年轻客群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升级。

据了解,2024年,中青旅在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收到297条投诉,涉及押金不退、服务费争议及海外旅游安全事故等。其中,乌镇和古北水镇分别遭遇472条和148条投诉,暴露出产品品质与服务能力的不足。

多业务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旅游企业,去年中青旅有近四成营收来自投资业务。

公司年报披露,策略性投资业务以IT硬件代理和系统集成业务、福利彩票技术服务业务及中青旅大厦租赁业务为主,在报告期内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其中,创格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83亿元,实现净利润5005.69万元。

其他业务方面,中青博联作为中青旅旗下的整合营销业务板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净利润4516.58万元,同比持平。尽管在会展、赛事领域保持优势,但市场不确定性导致增长乏力。公司计划通过智慧会展和自主IP会议探索新增长点。

旅行社业务方面,去年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中青旅的旅行社业务通过机构整合和产品创新,实现了扭亏为盈,旅游产品服务收入约19.49亿元,同比增长58.13%。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涵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品旅游线路,并针对不同客群需求打造了“非凡游学”“芳华旅行家”等升级品牌。

不过,受国际环境仍具不确定性、欧美等远程市场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等因素影响,出入境旅游市场仍存在一定复苏空间。

在近日发布的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中青旅提到,接下来要聚焦主业,推动“质”“量”齐升。公司将加强文旅融合,乌镇和古北水镇将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此外,公司还将推动业务板块升级、整合、转型,优化经营管理服务,降低运营成本。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张国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