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新闻联播丨科技赋能产业兴 让果园有“智”更有“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1:34:00    

春日好时光,田间地头农事忙,如今传统农业已搭上“智慧快车”,焕发出新活力,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各地的果园在科技的加持下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记者 荆菁:我现在在雅安市汉源县安乐镇安乐村,大家看我身后黄果柑金灿灿的,已经挂满了枝头。今年这些黄果柑的运输方式有点不一样,“小火车” “无人机”成了果农们的新帮手。

眼下正是汉源县黄果柑丰收时节,一框框黄果柑搭乘着无人机轻松下山,同步穿梭于黄果柑林间的还有山地轨道运输车,车体载着200斤果筐,5分钟即可从田间直达装车点。空中与地面智慧运输双线并行,较传统人力效率提升20倍,运输成本降低超60%。

雅安市汉源县安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冯炫:我们安乐镇总共建了8公里(山地轨道),这8公里现在是覆盖了我们两个村,每个村都大概覆盖了一到两百户左右的农户,山地(轨道)建成之后,大概相当于20个人的劳力输出,(运输)成本大概就可以降到(每斤)1角左右。

目前,汉源全县范围内举行无人机操控员培训共计13期,吸引了县外县内超150名学员参加。

春日果香四溢,除了雅安汉源的黄果柑,乐山市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小番茄也开启了“丰收”模式。位于乐山市沙湾区粮蔬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高端智能温室大棚,运用椰糠无土栽培、智能化环控系统、生物病虫害防治等先进的农业技术,通过“智慧”栽培,让小番茄不仅口感更好,产量也有所提升,是传统种植的1.5倍。

乐山市沙湾区粮蔬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员 祝伟强:整个大棚设有400余盏高压钠灯模拟最佳光照,智能防控系统全天候调节作物最佳的温、光、水、气、肥。采用这些技术,有效降低了小番茄的种植成本和人工成本。目前大棚内种植的小番茄,其果糖含量较传统种植模式有显著提高。

同样借科技之力酝酿“春日甜度”的还有凉山州的蓝莓。在西昌市凉山果果果蓝莓庄园里,300余亩蓝莓长势喜人。这一个个宽阔的大棚里,浇水施肥等日常养护全靠一套智能灌溉系统,而且它还能做到根据植物生长周期,自适应调配肥料中不同元素的比例及灌溉频率。

凉山州西昌市果果果农业公司经理 李俊:智能灌溉系统调配(水肥比例)的依据,就是我们在每个大棚里安装的物联网系统,它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棚内的温度、湿度,在手机上也可以随时监测。传统意义上管控一个大棚需要15个人的农活,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而且更加科学、省时、省力。

截至目前,四川省有220个国家级、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均已实现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多维度运用,建设智慧农业应用场景达333个。从无人机助力运输到物联网调控大棚抵御“倒春寒”,四川农业的“科技春耕图”正层层铺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