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越千里的温暖守护 乌鲁木齐站志愿者助患病老人平安返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9:28:00    

在乌鲁木齐站石榴红志愿服务站,志愿者收到李俊喜家属托人送来的锦旗。(通讯员钱亚军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唐红梅 通讯员杨琛龙)61岁的旅客李俊喜从乌鲁木齐回到了银川的家中后,总是给儿子李睿念叨,多亏乌鲁木齐站石榴红志愿服务站志愿者的帮助,自己才能顺利返乡。

5月11日,李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乌鲁木齐晚报对石榴红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们表达感谢。

当日,记者来到石榴红志愿服务站时,看到墙上挂着一面崭新的锦旗,上面印有“尽职尽责,贴心服务,热情帮助,温暖人心”十六个字,这就是李睿托人送来的。

送锦旗的事,还得从5月6日说起。

当日21时,志愿者马梦莹正在服务站值班时,一位老人走了进来,询问如何乘坐前往石河子的长途汽车。这位老人就是李俊喜。

“当时已经天黑了,我就给他说‘叔叔,今天的客运站末班车已经发车了,得明天才能坐车,我们可以帮你找地方休息’。”马梦莹说,她察觉到,李俊喜有点目光游离,沟通时不太顺畅,便为他指引附近商业街的暂宿场所。

次日清晨,老人再次出现在志愿者服务站,马梦莹一眼认出了他,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前一天老人说要去石河子,这次又说要和老乡去兰州,我觉得有点反常。”马梦莹说,她赶紧为老人倒了一杯水,请他坐下来,再和他聊天,希望了解老人的具体需求。

“我发现老人不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里。”马梦莹说,自己只能从老人不连贯的话语中,捕捉到“银川”“儿子开公司”等关键词。

还好,老人记得家属的联系方式。马梦莹安抚老人时,志愿者孔凡迎拨打了老人提供的电话号码。

“我记得电话接通的时候,老人的儿子声音都在发抖。”孔凡迎回忆,李睿告诉他,老人是宁夏银川人,患有轻度的阿尔茨海默症,独自离家4天杳无音信,家人通过多种方式在当地寻找无果,万万没想到他到了乌鲁木齐。

在和老人的家属确认各项信息后,石榴红志愿服务站联合自治区救助站,帮老人购买火车票,助其返乡,由家属支付火车票费用。

随后,志愿者为李俊喜代购了5月8日去银川的火车票,救助站提供临时住宿并备齐旅途饮食。

志愿者张雪珊说,临行前,老人从衣兜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石河子老张”,后经家属确认,这是老人年轻时的工友,本次独自来乌鲁木齐,很可能是惦记曾经的工友,想去石河子找他。

5月9日,石榴红志愿服务站接到李睿打来的电话,他哽咽着说,父亲已平安抵达银川,再次感谢志愿者们连日来对父亲的照顾。

乌鲁木齐站广场综合服务中心筹备组副主任武惠介绍,石榴红志愿服务站建立了“发现—介入—联动”服务机制,专门帮助像李俊喜这样的特殊旅客。今年以来,已有30余名特殊旅客通过该机制顺利返乡。从志愿者发现异常情况,到协调救助站完成安置,整个过程平均用时不超过两小时。

“多亏了乌鲁木齐站志愿者的细致关怀,要不是他们多问一句、多陪一阵,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李睿在电话中感慨地向记者说道。虽然因种种原因无法亲自到乌鲁木齐致谢,但志愿者们的细心、耐心和贴心服务,让他和家人对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而温暖的印象。他表示,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带着父亲重游乌鲁木齐,还要陪父亲去石河子看望昔日的工友。

相关文章
2025-05-09 0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