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最胖人的食物应该是这样的:
生活中,最胖人的食物其实是这样的:
你可能不知道,香喷喷的黄油年糕、丝滑的芋泥、咸香绵软的肉松小贝
……
很多你爱吃的食物,本质都是大量的「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油类」组成的糖油混合物变体。以为只是吃得甜一点,其实一口下去都是糖和油。当糖油混合物现出原形,先用个例子让大家先见识一下,糖油混合物隐藏的功夫有多强。很多人都知道,沙拉酱热量很高,但具体有多高,可能没啥概念。有网友从东北买了一瓶沙拉酱,因为温度原因导致它现出了「原形」。
所谓的减脂搭子沙拉酱,本质上是植物油+糖+蛋黄做成的,每 100g 中就含有脂肪 63.1g,堪称一吃一口油。
空口喝一勺油很难,但吃一口沙拉酱,好像……还挺好吃?
之所以没有直接喝油那么腻,是因为原料经过高速搅打,过程中发生了「乳化」反应,口感变得更丝滑绵密,加入糖不仅有助于打发,还能让风味层次更加丰富,从而更容易接受。
知道酱其实就是大量的油之后,在网上特别受欢迎的一类食物——「酱多多」面包,也显出了原形。大量的沙拉酱和面包(淀粉)的组合,其实是最可怕的糖油混合物变体。
还有香香软软的芋泥,看起来是芋头捣成泥的粗粮添加,其实是芋头捣成泥+大量的糖+牛奶+黄油+奶油+炼乳。
还有哪些食物是“糖油混合物”?
天然食物中同时具备高糖、高油的并不多,糖油混合物往往是经过加工的食物,常见的糖油混合物,包括但不限于:
主食类:油条、炒面、手抓饼、烤冷面、肉粽、芝麻汤圆等;
菜肴类:锅包肉、红烧肉、红烧/可乐鸡翅、拔丝红薯等;
糕点类:蛋糕、饼干、甜甜圈、广式月饼等;
零食类:薯片、牛奶巧克力、薯条、奶盖奶茶、辣条、非冻干水果脆等;
快餐类:炸鸡、薯条、方便面等。
为什么吃“糖油混合物”会上瘾?
研究表明,糖和油脂对人体都具有一定的成瘾性。2024年1月, 国际生物学著名期刊《细胞代谢》发表了一项关于糖油混合物导致暴饮暴食的研究论文。
研究者通过让小鼠舔舐等热量的脂肪、蔗糖和糖油混合液体,发现与单独的脂肪或蔗糖相比,小鼠对糖油混合物的舔舐次数是其他液体的2倍。
为了排除味道干扰,研究人员绕开嘴巴品尝味道、直接向胃内注射的方式再次进行测试。发现即便没有品尝味道,小鼠对糖油混合物的舔舐次数依然要多于其他两种。
这表明小鼠对糖油混合物的偏好与味道无关,是摄入后体内信号传导的结果。
糖油混合物摄入后,大脑的奖励中心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使人感到愉悦和满足,从而形成对糖油混合物的依赖性。因此,当我们频繁食用这些食物,很容易陷入一种“吃了停不下来”的恶性循环,甚至成为一种习惯。
为什么不建议多吃“糖油混合物”?
糖油混合物看似美味,其实却是“比喝油还胖人”的代表。长期摄入过量的糖和油脂会给身体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糖油混合物都属于高热量食物,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进而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引发肥胖。研究表明,腹部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薄荷健康、电商平台的品牌营养成分表
糖油混合物中的“油”,大多需要高温加热。所以在烹调或制作时,要么用饱和度高的油脂(如黄油、猪油、棕榈油),这种油稳定性高,要么用不饱和度高的植物油,但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
①饱和脂肪酸:太多饱和脂肪酸会提高血液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水平。血液中“坏胆固醇”含量高,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
②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影响,比饱和脂肪酸更严重。反式脂肪不仅会增加“坏胆固醇”(可能会在动脉壁上堆积,使动脉变得又硬又窄),同时减少“好胆固醇”(会收集多余的胆固醇并将其带回肝脏),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不超过总能量的1%,也就是2.2克。
血糖指数大于75的食物被认为是高GI食物,长期摄入大量的糖和油脂会扰乱人体的代谢平衡,影响能量、脂肪和血糖的代谢,增加患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糖分是口腔细菌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当食用了糖油混合物后,这些细菌会利用糖分进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代谢物降低口腔的pH值,使口腔环境变得更加酸性。在酸性环境中,牙釉质的矿物质会被腐蚀,从而导致蛀牙和其他牙齿疾病的发生。此外,高糖食物也会促进口腔内细菌的繁殖,增加牙齿疾病的风险。
实在馋嘴,怎么吃更健康?
尽管糖油混合物可能不利于健康,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彻底抵制它们,适量食用,控制频率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减少糖油混合物的摄入,还可以采用下面这些方法:
丨来源:青橙融媒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科普中国、丁香医生等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