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每天“跑”书屋,成暑假另一种日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9:43:00    

眼下,千里陇原大地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大人们忙活庄稼活的同时,心中不免对放暑假的孩子的安全和学习有些担忧。

暑期以来,甘肃武威、张掖、天水等地充分依托农家书屋,紧盯乡村少年儿童群体,通过举办各类形式多样的暑期阅读推广活动,不仅让家长们的眉头渐渐舒展,也使氤氲书香持续浸润乡村少年儿童“暑期档”。

不看手机了 一到点就急着去书屋

“我最喜欢的书是《追光的孩子》,书里的小伙伴们就算遇到困难,也一直相互信任,特别勇敢,我也要像他们一样!”8月1日,在武威市古浪县新堡乡富源新村的农家书屋内,10多名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一旁,由村里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评委,根据孩子们的分享内容、表达能力等进行打分,并为表现优秀的孩子送上小奖品,现场气氛热烈又温馨。

“我们组织志愿者和返乡大学生一起策划筹备了读书分享会、知识竞答活动,让孩子们在暑期学知识、长本领、增见闻。”富源新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倪淑珍说,这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农家书屋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知识充电站”。

古浪县黄花滩绿洲完全小学学生张凯文说:“书屋里有很多图书,我每天都过来看书,还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阅读,暑假生活过得很充实。”

“我们就是要让农家书屋真正热闹起来、用起来,成为孩子们暑期里的成长乐园。”新堡乡党委组织委员陈彩菊说。

类似富源新村的暑期乡村阅读推广活动,这个假期在甘肃并不少见。张掖市山丹县城关小学四年级学生融思宇,这几天每天都要去农家书屋参加阅读活动。“我觉得每天下午的阅读课最有意思。我们不仅可以围在一起读书,还能扮演书里面的角色。”融思宇说,暑假作业不仅没拖拉,还读完了12本书。“原来不用天天抱着手机,也能过得这么有意思呀!”

“孩子变了!这些变化都源于在农家书屋的读书经历。以前假期,他总抱着平板电脑、手机不放,现在一到点就急着去书屋。阅读课上他爱上了讲故事,回家还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给家人听,胆子也大多了。”谈及这段时间孩子的变化,融思宇的爸爸融华兴奋地说。

不止于借书 更有陪伴和被关注的温暖

连日来,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西华村充分依托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通过开设“爱心托管,筑梦前行”公益小课堂,同样让阅读成为了村里孩子们假期生活的“标配”。

“爸爸妈妈去地里农忙,我来这里既安全,作业也可以很快完成,有不会的题,大姐姐还可以给我们讲解。”已经连续4年参加西华村公益小课堂的王毅煊小朋友说。

“今年已经是我们村第五年开设公益小课堂了,除了帮助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外,还能让孩子们多读一点课外书。”西华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夫说。

“返乡服务是一种情感上的回报。在这个假期,通过我所学的知识为小朋友们解决问题,能和小朋友们共同成长,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西华村返乡大学生王丽娜说。

正就读徐州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陈文格对这段时间在山丹县北街社区的阅读陪伴感触颇深:“农家书屋不只是借书的地方,更是孩子们的‘暑期充电站’。当他们拿着改好的作业追着问‘明天还讲吗’,当他们把剪歪的纸花塞进我手里时,我突然明白,我们教的不只是知识或技巧,更给孩子们带来了被关注的温暖。孩子们这种微小却扎实的改变,比任何成绩都让人踏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