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韩田田 李治齐
清明节前夕,沁阳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师生走进烈士陵园、革命英雄宋学义故居,通过沉浸式思政教育,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英雄精神。
3月31日,沁北中心小学师生在烈士陵园举行庄严仪式。松柏环绕中,党支部书记郭胜利抚平"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挽联,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声交织。
大队部辅导员李静讲述了宋学义返乡后"三拒特殊照顾"的故事:他坚持与群众同吃杂粮、带头跳进冰河施工,用一生践行"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学生们将白菊轻放在烈士墓前,六年级学生李圣曦感慨:"摸着墓碑上的名字,好像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4月2日,沁阳市第一小学50余名师生在宋学义故居开展主题活动。故居门楣上6块斑驳的"军属光荣"牌匾,见证了宋学义家族三代11人参军报国的赤诚。学生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了解到这位"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英雄的两次人生抉择。
1941年,宋学义为掩护群众转移纵身跳崖,幸被树枝挂住生还,转业后主动隐去功名,带领乡亲修渠打井、治碱改田。故居内陈旧的农具、泛黄的奖状,无声诉说着英雄扎根乡土、淡泊名利的共产党人本色。
值得注意的是,沁阳师生清明祭英烈活动注重实践教育。大家在宋学义带领村民修建的胜利渠旁,进行"渠水清淤"劳动体验;在烈士陵园里,美术教师演示用拓印技术保存碑文;在各班级的清明主题班会上,通过手抄报、经典诵读、制作柳条帽等形式忆清明。
"英雄不是课本里的符号,而是身边可学可做的榜样。"沁北中心小学教师梁俊杰说。
据悉,今年沁阳市60余所中小学校共1万余名师生,参加了形式多样的清明主题教育活动。沁阳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模式,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历史文化,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