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莘庄地铁站南出口的TODTIME时间廊以一场“给时间留白”主题音乐会,为持续五年的公共艺术实践画上阶段性句点。这座由消防疏散空间蜕变的“无墙美术馆”即将配合TODTOWN天荟南商场建设暂别公众,但其承载的艺术基因将在未来以全新形态延续。
TODTIME时间廊公共艺术空间闭幕活动——“给时间留白”主题音乐会现场。
作为连接地铁与公交、日均万人级客流的节点,TODTIME时间廊自2019年由TODTOWN天荟与闵行文旅局联合运营以来,突破传统空间功能边界,通过17季艺术展览、38件数字艺术装置、8场公交电音派对及34场快闪演出,将效率至上的交通枢纽转化为“城市美学转换器”。其独创的“无墙美术馆”理念,让通勤者在购票、候车间隙,邂逅先锋艺术与公益美育,形成“路过即参与”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这座1200平方米的复合空间不仅孵化出定制数字艺术《矢量旅途》(获2023上海市民数字艺术创意大赛三等奖),更在2020-2023年间斩获“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奖”“全国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TOP50”等荣誉。运营方秉持“柔性介入”策略——“我们不想改变人们的行进路线,只想在必经之路上洒下一点光”——这种克制而温暖的艺术介入,使日均3万人次客流在通勤动线中自然感知美学滋养,累计创造超百万人次的公共文化服务触点。
随着TODTOWN天荟整体工程推进,时间廊将于4月起暂别。闭幕音乐会上,数字光影与现场声乐交织出五年来的文化记忆,呼应“柔性告别”主题。
TODTIME时间廊运营5年间,带来34场不同主题、风格的快闪演出。
据透露,升级后的空间将深度融合商业空间与艺术场景,在延续“城市美学转换器”使命的同时,探索公共艺术与消费场景共生的新模式。正如运营团队所言:“未来的回归不是简单的空间复制,而是将五年实践沉淀为可复制的城市更新范式。”
“随机舞蹈”(Random Dance)主题公交电音派对。
从临时性艺术项目到城市文化地标,TODTIME时间廊的五年探索印证了公共艺术对基础设施的价值重构。当效率至上的交通枢纽开始讲述人文故事,城市便拥有了温度与记忆的生长点。这场“有期限的告别”终将成为新叙事的开端。
第十五季展览《梦》开展第一天,观众纷纷与“DANDELION PROJECT”蒲公英艺术作品合影。
第十二季展览《情感花园》现场交互共领取3146朵数据花卉。
“Silent Disco/不同频”公交电音趴——“戴上耳机,一起摇摆”。
2022年,TODTIME时间廊牵手闵行区档案馆展出《岁月云盘——新闵行成立三十周年影像记录》展。
TODTIME时间廊第九季展览《粹》展出作品《京韵芬芳》。
TODTIME时间廊第十季展览《唤醒倾听》展出作品《采样弧》。
2021年,TODTIME时间廊与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与星星做朋友”关爱孤独症主题公益活动。
TODTIME时间廊第六季展览《2020分之一》展出作品《流影》
TODTIME时间廊第五季展览《方寸间的远行》展出作品《水中建筑》。
TODTIME时间廊第一季展览《望》。
2020年7月,TODTIME时间廊为莘庄首次引入了Audio Visual音画互动演出。
原标题:《五年城市美学探索,莘庄公交枢纽TODTIME时间廊暂别公众》
栏目主编:王蔚 文字编辑:王柏玲
来源:作者:文汇报 袁婧 通讯员 张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