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电费账单“瘦身”……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形成三重正向循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42:00    

4月15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等相关人士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

经济导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这项创新举措不仅是山东深化能源革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实践,也为全国电力市场建设贡献了“山东智慧”和“山东方案”。

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逐步推进:2021年,省发展改革委率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在工商业领域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试点。2023年、2024年又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关于农业生产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五段式”分时电价扩大至居民、农业领域。

分时电价机制的实施,为山东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山东分时电价机制已形成“降本增效、绿色发展、移峰填谷”三重正向循环:

让电费账单“瘦身”,企业和百姓得实惠。山东低谷、深谷电价在每度0.4元、0.2元左右,已形成强有力的经济杠杆,引导各类用户科学调整用电行为。在工业领域,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柔性生产调度,将高能耗工序精准安排在低谷、深谷时段,降低用电成本。在居民生活领域,可以选择在深谷时段给电动汽车充电,电价低至每度0.2元。在农业生产领域,林木种植、粮食初加工等企业可通过调整作业时间,降低电费负担,比如泰安市宁阳县一家生态农业公司,该公司主营苗木种植,需定期灌溉1400亩树苗,政策实施后公司将浇水时间从下午5点的高峰时段,调整至4点的平时段,只是提前1小时浇水,单次灌溉即可节省电费近300元。“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不仅实现了用户电费账单“瘦身”,更推动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用户响应、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

让新能源消纳“提速”,绿色转型动力足。作为新能源大省,山东光伏装机容量全国第一,生物质发电和风电装机分列全国第二、第五。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对电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时电价机制通过价格信号推动用户用电行为与新能源发电特性动态匹配,为新能源消纳腾挪空间,近年来山东新能源利用率长期保持全国前列,为全国新能源消纳打造了“山东样板”。

让电网运行“减压”,安全稳定有保障。国网能源研究院4月15日向社会发布《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山东分时电价政策优化后,午间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约583.87万千瓦,晚峰用电负荷转移约225.51万千瓦,分别占历史最大午、晚峰负荷的5.1%和2.14%。这不仅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更广阔空间,也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山东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推动分时电价机制迈向更高水平。其中,将引入虚拟电厂、分布式聚合商等更多竞争主体,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与分时电价机制的协同运行,打造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环境;加快智能电表等设备升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用户用电行为,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负荷管理方案,助力用户进一步降本增效。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