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滁州市琅琊区通过“一轴三区”全域布局(西涧湖—清流河文旅发展轴+乡村休闲、工业体验、文旅消费三大板块),实现研学场景从单一景点向全域联动跨越。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市外研学团队1万余人次,带动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收入超200万元。
深耕资源禀赋,打造特色研学产品矩阵
以“文旅+研学”为突破口,构建“文化传承+场景创新”的多元研学体系。整合章益吴棠故居、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地标,滁菊种植基地、东凌航空飞行营地等产业资源,以及元气森林工业旅游景区等新业态载体,形成“文化寻根、生态探秘、工业科普”三大主题研学矩阵。创新推出“寻访先贤・行拜师礼”“古驿道探秘”“非遗手作工坊”等5条精品线路,开发《自然里的科学课》《稻田大作战》《元气森林健康密码》等6套校本化研学课程。
精准靶向营销,构建多元客源引育体系
聚焦长三角“双圈联动”(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实施“精准引流+数字赋能”双引擎策略,通过“线下+线上”双渠道推介发力,促成辖区地接社与安徽环球文旅、南京中青旅、上海航空国旅等20余家市外旅行社达成战略合作。依托“皖美研学”数字化平台,上线“云游琅琊VR全景展馆”,推出“航空科普”“木艺匠心”“自然艺术工作坊”短视频,单条爆款视频播放量超11万次。
强化政策牵引,健全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以政策创新激活市场动能,修订出台《琅琊区促进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加大对旅游地接招徕、研学旅游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的扶持力度。近年来兑现地接招徕、品牌创建、节庆活动等奖励500余万元。面向全区旅行社、研学机构、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研学旅游指导师专题讲座”等专题培训,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资质核查等专项行动。全区专业研学地接社数量达到8家,较去年增长60%,带动就业50余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董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