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要背景下,总理再有新部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00:02:00    

图片图片撰文丨高语阳

5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汇报,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无论是自贸试验区,还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背后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稳外贸

资料图

近期,美国肆意加征关税,对世界经济、全球市场以及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冲击,导致经济全球化进程动荡,也给我国的外贸发展带来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外贸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外贸工作,从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到稳定外贸外资企业,国务院常务会议多角度、大力度部署稳外贸,应对外部冲击。

目前,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海关总署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4月当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

然而,外贸市场面临的危机和压力并没有解除,仍需要稳住信心、持续发力。

在9日的国常会上,李强再部署。

一方面,要支持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开展差异化探索,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堵点卡点问题

政知君注意到,部署的重点聚焦两个字——“制度”,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不仅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而且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交易规则的制定,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当前,我国有22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另外有200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取得了诸多发展成效。

数据显示,我国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进出口总额10.2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5%。

高水平的制度型对外开放,能有力促进优化我国外贸结构和提升外资质量。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在开放前沿,肩负着在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李强在9日的国常会上指出,在发展服务贸易、便利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扩大改革任务授权,稳步推动成熟自贸试验区提升能级。“要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制定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环境下,中国正在更大力度、更平稳地打开大门,欢迎八方来客,共享发展机遇。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