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为憋了5年的大招!首台鸿蒙电脑实测:300款应用够了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6:17:00    

5 月 8 日上午,华为举办了一场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雷科技也受邀参加了本场沟通会。而会上,华为不仅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做了五年的鸿蒙电脑,还预告了将于 5 月 19 日,召开首款鸿蒙电脑的新品发布会。

图/雷科技

当然,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实际的产品,幸运地是,本场沟通会后华为还提前展示了首款鸿蒙电脑——华为 MateBook Pro,也让我们有机会提前上手,率先体验一下鸿蒙电脑的特别之处。

不论对于数码爱好者,还是作为科技媒体,这都是一件幸事。废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会结合沟通会上给出信息,试着还原下现场上手的体验,以及我的所看所想。

鸿蒙电脑初见:有借鉴设计,更有独到之处

作为第一款鸿蒙电脑,华为 MateBook Pro 在大体设计上延续了之前 MateBook 的风格,但在细节上发生不少变化。

图/雷科技

首先是 A 面,顶部加入了「HarmonyOS」的 LOGO。其次是 C 面,除了「HarmonyOS」的贴纸,过去 Windows 标志性的「Win 键」,也换成了鸿蒙自己标准性的「鸿蒙键」,Copilot 的位置则是专门的「小艺键」。

图/雷科技

硬件上值得一说的还有整机的轻薄,尽管会上没有任何透露,但实际上手非常轻松,视觉上也很薄,还能单手开合。再加上整机质感,不出意外的话,首款鸿蒙电脑 MateBook Pro 还是定位高端。

图/雷科技

硬件大体如此,具体还要等到不久后的发布会,而这场沟通会的重头戏当然还是软件。

先从最直观的用户界面说起,坦白地讲,初见确实有很多苹果 macOS 的影子,不管是底部居中的 Dock 栏,还是桌面的万能卡片样式,应用的抽屉界面,亦或是顶部的状态栏以及应用的打开和缩小动画等。

图/雷科技

当然,MateBook Pro 上实际提供了两种桌面风格,另一种则更接近 Windows 的风格,状态栏位于系统界面右下角。

不过我觉得这不需要避讳,本身电脑操作系统已经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迭代,界面设计已经相当完善,没有必要挑战消费者的习惯。

但即便如此,鸿蒙电脑还是有不少自己的独到之处。除了鸿蒙特有的光场视效,界面设计也与鸿蒙平板、鸿蒙手机更加统一,用一个词形容就是:

一眼鸿蒙。

交互设计更是鸿蒙电脑的重点,不仅能跑满更流畅的 120 Hz,甚至在分别使用鼠标、触控板以及触屏进行交互时,会有不同反馈。比如用鼠标滑动就不会出现反弹的动效,而是更加追求操作的精确性。

此外,鸿蒙电脑的手势交互也略有不同,三指上滑触摸板清屏,三指上滑悬停进入多任务界面,整体交互非常流畅,但细节上可能还需要继续打磨。比如现场上手中,三指上滑悬停,进入多任务界面的动画就比较突兀,远没有其他地方的动画细腻、流畅。

打开和最小化应用的动画就很流畅,图/雷科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桌面除了万能卡片,以及传统的应用、文件、文件夹,鸿蒙电脑还加入了一种名为「收纳夹」的新设计。诚然,很多第三方软件早就能做到,但 macOS、Windows 一直没有支持这种被很多人习惯的设计,尤其是中国用户。

日程上方的模糊窗口,就是「收纳夹」,图/雷科技

这一点,恐怕也是鸿蒙电脑现在以及未来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即更懂中国用户,也更愿意为中国用户打造一个更完美的电脑体验。

比较可惜的是,受限于时间、网络以及素材,这次并没有深入体验鸿蒙电脑上的小艺,后续有机会我们希望可以更进一步体验下小艺在鸿蒙电脑上的表现,乃至对比其他 AI PC。

第三方软件生态,才是鸿蒙电脑的最大难关

做一套操作系统的难度,远远比不上打造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生态。而从去年鸿蒙电脑的消息逐渐流出后,关于软件生态的讨论无疑是争论最大的一部分,也是很多人最担忧的。

首先说下现场的情况,华为在沟通会上宣布了已有超过 300 款融合生态应用完成了适配,还有超过 2000 款融合生态应用正在加速适配,同时还有 TOP 150+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

这里提到的「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应当是指中望 CAD、浩辰 CAD 等电脑专业应用。在现场上手中,我们也有在华为 MateBook Pro 上看见。

中望 CAD 偏左下角,图/雷科技

在此之外,还有大量普通消费者更为熟知的第三方应用,比如 WPS、钉钉、飞书、美图秀秀、剪映、万兴喵影等,都完成了电脑端的适配。按照华为的说法,目前已适配的生态足以「满足基础办公及核心场景」需求。

图/雷科技

从公布的阵容来看,这个描述其实还挺客观。不过会上适配名单中的 QQ,实际并未在 MateBook Pro 的应用市场中找到,还有微信的暂时缺失,可能也有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的基础办公体验。

考虑到在手机、平板上的情况,这两款腾讯系超级应用基本可以确定会适配鸿蒙电脑,只是时间表稍不确定。但也必须说,目前的第三方应用阵容还远远不够,很多使用频率低但必要的应用还缺少,包括现有适配应用的适配程度也不一。

WPS 无疑是适配最好的鸿蒙应用之一,不仅有完整的功能,还与系统进行了深入结合,在系统的文件管理界面可以直接预览办公文件,同时支持秒开高达 1GB 大小的文档,速度和体验都是其他平台所没有的。

图/雷科技

类似剪映专业版、中望 CAD 这类应用也有不错的适配,虽然受限于体验时间和专业能力没有深入,但界面和功能都已经比较完善,只是细节还有待打磨。不过有些应用的适配就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比如下厨房、360 浏览器,可能只是在平板形态上仅仅进行了初步适配。

当然,这些都是能逐步改进的。而与此同时,鸿蒙电脑的一些优势可能是 macOS 以及 Windows 难以在短期内追上,最典型的就是互联体验。

除了原本就已经在鸿蒙平板和鸿蒙手机上落地的互联体验,这次鸿蒙电脑还继续增强了跨屏的交互体验,鼠标不仅能在电脑和平板两块屏幕上自由移动(即用电脑无线操作平板),甚至还能用鼠标操作手机(包括折叠屏手机)。

1.5x 加速,图/雷科技

应用续接以及文件的无缝移动当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现场演示中,华为工作人员就展示了在 MateBook Pro 触控板上将手机上的照片拖拽粘贴到电脑,再拖拽粘贴到平板。

不过我也发现,将照片从电脑拖拽到平板这一步,平板端并没有有效的提示,用户很难知道是否「粘贴成功」。在提出这个意见后,华为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后续将反馈并改进这些细节。

2x 加速,图/雷科技

另外,鸿蒙在安全上优势也延续到了电脑上,尤其是从管权限到管数据的安全访问机制,也应用到了电脑体验中。

同时还有鸿蒙的超级隐私功能,而且机身右侧就有专门的开关,用起来非常便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鸿蒙电脑对于「安全」这个主打属性的重视。

图/雷科技

一次伟大的起点,一次关键的试炼

从沟通会现场走出来,再到实际上手,我最大的感受其实不是某一项功能或者设计,而是鸿蒙电脑真的来了。它不再只是我们讨论中的传闻,还是一台可以打开、可以操作、可以跑软件的实体产品。

而这一刻的意义,远不止于华为推出了又一款笔记本电脑,而是鸿蒙操作系统在走出手机、平板、手表、车机之后,终于站上了最复杂、最成熟、也最难啃的一块计算平台——电脑。正如华为终端 BG 平板与 PC 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在沟通会上所讲,这一步意味着:

「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

图/雷科技

从目前的上手来看,华为已经完成了系统层面的搭建和完善,应用生态的适配也初具雏形,界面风格与交互逻辑都有明确设计语言,甚至在互联、安全体验这些系统独有的「长板」上,开始显露差异化优势。

问题当然也有,距离满足大众的期待可能还有一定的路要走。而对我来说,这台鸿蒙电脑的意义也许不在于它能不能立刻替代 Windows,而在于它确实迈出了那关键的一步。

所以你问我,这次上手体验满不满足?我会说:满足。它让我看见了一个方向,一种全新的可能。而接下来,就看鸿蒙电脑能不能真的走进更多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