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9月1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题为《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讲话。两篇讲话引发强烈共鸣。
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从黄浦江畔到海河之滨,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不平凡发展历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成员国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历史性成就,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习近平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率先建立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机制,最早采取打击“三股势力”多边行动,维护了地区和平安宁;率先启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使地区发展繁荣动力更加充足,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更加完善;率先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宣告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促进了各成员国人民相亲、民心相通;率先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丁晓星:“四个率先”是说上合组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坚持“上海精神”,未来还要坚持“上海精神”,以便推动上合组织更健康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
丁晓星:上合组织的人口已经接近了全球一半,覆盖亚欧大陆接近三分之二的面积,经济总量已经到了30万亿美元,合作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四大领域的50多个具体领域。不论从规模来讲,还是合作覆盖的领域来讲,它都是最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未来,上海合作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组织功能,习近平指出各成员国仍须遵循“上海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奋进,一是坚持求同存异,二是坚持互利共赢,三是坚持开放包容,四是坚持公平正义,五是坚持务实高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五个坚持”是中国给出来的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任务,从政治、经贸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包括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公平正义,最后落到怎么样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建设。
习近平指出,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联系起来,同各成员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联系起来。截至目前,中国对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投资存量超过840亿美元,同其他成员国年度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更好发展,中方始终讲求一个“实”字。中方计划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今年年内向成员国提供2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未来3年对银行联合体成员行新增发放100亿元人民币贷款;从明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专项奖学金名额翻一番,实施上海合作组织博士生创新培养计划,共育学术科研卓越人才;未来5年,在成员国建设10所“鲁班工坊”,提供1万个人力资源研修培训名额。
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牢记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坚定前行。
9月1日下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讲话。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 李自国:首先,习近平主席对国际局势做出了重大判断,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同时霸权主义、霸凌行为仍然存在,世界正处于变乱交织时期,人类发展也处在十字路口。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中方愿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此,习近平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第一,奉行主权平等。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丁晓星:习主席近些年针对世界之变、时代之问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次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实际上是针对全球治理的问题,推动更加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
李自国:特别是第一条非常重要,就是强调了平等,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论贫富,不论大小规模,强调的是平等的参与权、决策权和享受。
第二,遵守国际法治。全面、充分、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不搞“双标”,不将少数国家的“家规”强加于人。
第三,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加强团结协作,反对单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地位和权威,切实发挥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李自国:现在世界进入变乱交织的历史时期,国际关系失序,大国关系失调,国际治理体系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强调规则和法治建设,个别国家对于联合国框架下的机制,对自己有利就用、无利则弃。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坚定捍卫联合国的权威,捍卫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第四,倡导以人为本。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孙壮志: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发展再落到根本上就是要解决民生的福祉、解决人的问题。我们经常讲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为了让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个基本的目标,国际合作也一样。习主席专门强调以人为本,这也是国际关系、国际合作当中需要秉持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第五,注重行动导向。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以务实合作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
丁晓星:全球治理体系因为涉及全球很多国家和组织,一定要加强协调。习主席一直特别重视,比如“一带一路”他提出倡议,这十多年我们一直在落实,一直在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很多项目都已经落地了,全球治理倡议也是重在要行动、要落实。
习近平强调,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合作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上合力量”,为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展现“上合担当”,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上合示范”,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采取“上合行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
李自国:习主席还特别强调了中国的贡献,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个平台。同时,成立三大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高等教育中心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人口年轻的这些国家里面,教育合作和职业教育合作对于这些国家的老百姓改善生活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习近平最后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勇担大义、笃行大道,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类。
包括与会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内的各方人士表示,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站在世界各国命运与共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彰显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担当,为与各国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澎湃动力。
编辑丨廉佳
摄像丨阮红宇
剪辑丨张文庆 佟永杰
责任编辑:李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