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31日,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2024年的份额、净资产等关键指标出现大幅变化,同时在投资策略、业绩表现等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特点。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盈利与规模双增长
本期利润显著提升
2024年,圆信永丰丰和A实现本期利润9,294,355.22元,圆信永丰丰和C为1,486,615.91元,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为205,818.30元 。与2023年相比,A类增长了638.41%,C类增长了942.03% 。这表明基金在2024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基金类别 | 2024年本期利润(元) | 2023年本期利润(元) | 变动幅度 |
---|---|---|---|
圆信永丰丰和A | 9,294,355.22 | 1,258,472.52 | 638.41% |
圆信永丰丰和C | 1,486,615.91 | 148,429.40 | 942.03% |
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 | 205,818.30 | - | - |
资产净值规模扩张
2024年末,基金净资产合计1,012,467,979.18元,较2023年末的138,067,487.80元增长了633.33%。期末基金资产净值方面,圆信永丰丰和A为651,462,324元,圆信永丰丰和C为250,468,551元,新增的E类为110,537,103元 。
时间 | 净资产合计(元) | 变动幅度 |
---|---|---|
2024年末 | 1,012,467,979.18 | 633.33% |
2023年末 | 138,067,487.80 | - |
基金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有差距
份额净值增长率
过去一年,圆信永丰丰和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67%,圆信永丰丰和C为3.26%,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为0.73% 。然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均为4.16%(E类为0.84%),这意味着基金在过去一年未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基金类别 | 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差值 |
---|---|---|---|
圆信永丰丰和A | 3.67% | 4.16% | -0.49% |
圆信永丰丰和C | 3.26% | 4.16% | -0.90% |
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 | 0.73% | 0.84% | -0.11% |
长期表现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圆信永丰丰和A份额净值累计增长率为14.02%,圆信永丰丰和C为11.90%,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6.33%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投资策略与运作:聚焦中短久期城投债
策略调整
2024年,该基金调整资产配置策略,主要配置中短久期的城投债,并择机进行利率债和金融债的波段交易。这一策略调整与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关,2024年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多数期限收益率下行至历史低位,如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较年初下行82.5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下行88BP。
运作分析
通过聚焦中短久期城投债,基金旨在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追求收益。波段交易利率债和金融债则为基金提供了灵活调整收益的机会。然而,市场利率的波动对基金收益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基金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业绩表现:未达业绩比较基准预期
各份额表现
截至报告期末,圆信永丰丰和A基金份额净值为1.1402元,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67%;圆信永丰丰和C基金份额净值为1.1190元,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26%;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基金份额净值为1.1403元,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73% 。但均未达到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原因分析
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波动以及资产配置的调整效果未达预期,可能是导致基金业绩未达基准的主要原因。尽管基金在城投债配置上有一定策略,但市场利率的快速下行可能使得债券价格波动,影响了基金的收益。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关注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
展望2025年,海外不确定性增大,外需存在较大下行风险,内需将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下跌已持续3.5年,2025年需观察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是否能够筑底企稳。
证券市场
经济的企稳复苏需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央行可能适时降准降息,且更侧重结构性政策。财政政策方面,利率债供给量将有所增加。2025年债券收益率波动将加大。
投资建议
管理人建议逢高配置中短端债券,长端寻找波动性机会。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组合。
费用分析:管理费与托管费增长
基金管理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174,240.60元,较2023年的203,470.06元增长了476.04% 。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265,435.16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908,805.44元。
时间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变动幅度 |
---|---|---|
2024年 | 1,174,240.60 | 476.04% |
2023年 | 203,470.06 | - |
基金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391,413.52元,相比2023年的67,823.38元增长了477.10% 。托管费的增长与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大相关。
时间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 变动幅度 |
---|---|---|
2024年 | 391,413.52 | 477.10% |
2023年 | 67,823.38 | - |
交易与投资收益分析:债券投资主导
债券投资收益
2024年债券投资收益为11,604,938.22元,其中债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为13,711,300.49元,买卖债券差价收入为 -2,106,362.27元 。与2023年相比,利息收入增长了651.69%,但买卖债券差价收入出现亏损。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幅度 |
---|---|---|---|
债券投资收益 | 11,604,938.22 | 1,905,597.28 | 509.00% |
债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 | 13,711,300.49 | 1,823,844.16 | 651.69% |
债券投资收益——买卖债券差价收入 | -2,106,362.27 | 81,753.12 | -2673.94% |
其他收益与费用
应付交易费用2024年末为18,248.80元,较上年度末的6,897.36元有所增加。交易费用的增加反映了基金交易活跃度的提升。
关联交易:无重大关联交易
交易情况
报告期内,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的股票、权证、债券交易均无发生。与关联方进行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债券(含回购)交易、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等重大关联交易事项也均无发生。
关联方报酬
基金管理费、托管费等关联方报酬按规定计提和支付,无异常情况。
股票投资明细:无股票投资
根据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不参与股票交易,因此期末无股票投资明细,也无报告期内股票投资组合的重大变动。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份额大幅增长
持有人户数与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580户,其中圆信永丰丰和A有814户,圆信永丰丰和C有1,706户,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有60户 。从持有人结构看,机构持有比例较高,如圆信永丰丰和A机构持有份额占比92.66%,C类为18.11%,E类为99.89%。
基金类别 | 持有人户数(户) | 机构持有份额占比 | 个人持有份额占比 |
---|---|---|---|
圆信永丰丰和A | 814 | 92.66% | 7.34% |
圆信永丰丰和C | 1,706 | 18.11% | 81.89% |
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 | 60 | 99.89% | 0.11% |
份额变动
2024年基金总申购份额大幅增加,圆信永丰丰和A申购730,712,088.70份,圆信永丰丰和C申购904,989,085.19份,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申购219,717,132.79份 。总赎回份额也相应增加,但申购份额远超赎回份额,导致基金份额总额较期初大幅增长,增长率达764.22%。
基金类别 |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份) | 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份) | 份额总额变动幅度 |
---|---|---|---|
圆信永丰丰和A | 730,712,088.70 | 283,468,607.33 | 360.41% |
圆信永丰丰和C | 904,989,085.19 | 807,672,895.50 | 6704.60% |
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 | 219,717,132.79 | 61,088.59 | - |
合计 | - | - | 764.22% |
从业人员持有情况:持有比例低
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本基金的份额总数为56,864.80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仅0.01% 。其中圆信永丰丰和A持有54,968.09份,占0.01%;圆信永丰丰和C持有1,896.71份,占0.00%;圆信永丰丰和中短债E无持有。
租用交易单元情况:交易单元有调整
股票投资与佣金
截止本报告期期末,本基金已有30个交易单元,报告期内减少6个证券公司交易单元。由于本基金不参与股票交易,因此无股票交易成交金额及应支付券商佣金数据。
其他证券投资
基金租用证券公司交易单元进行债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等,其中兴业证券的债券交易成交金额为370,073,610.46元,占当期债券成交总额的100.00%;债券回购交易成交金额为1,593,485,000.00元,占当期债券回购成交总额的100.00% 。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