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起诉什么程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0:23:30    

起诉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管辖法院

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等作为管辖法院。

递交起诉材料

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其他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将原告口头陈述记入笔录。

送达传票

被起诉后一般在十五日之内收到传票,经过1到7天的立案审查时间、1至5天的送达起诉状时间,加上30天的举证期限,到开庭一般要32-42天左右时间。

开庭审理

法院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开庭审理,审理期限根据案件复杂程度有所不同,简易程序一般在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

立案

准备好起诉材料后,原告可以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

庭前准备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被告应诉后,向原告送达开庭传票。法院在依法传唤双方当事人的同时,应做好开庭的各种准备,如通知必须共同诉讼的当事人参加诉讼,调查必要的证据,向当事人告知合议庭的成员,主持庭前交换证据等。

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时,首先由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由法官查明当事人到庭情况并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开庭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或判决。法庭调查主要是在法官的主导下,查明案件的事实,当事人在此阶段应当充分的举证、质证。

等待判决

开庭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当庭宣判,回家等消息吧,判决会邮寄给你的。等待判决的时候就像玩"刮刮乐",在翻开判决最后一页前,你永远不知道到底会不会中奖。当然如果结局是好的,那皆大欢喜。如果诉讼请求被驳回,别气馁,准备上诉。

上诉

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申请再审和申诉

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和调解确有错误时,可以申请再审。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其近亲属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申诉。

建议:

在准备起诉材料时,务必详细列出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并准备好所有相关证据。

如果书写起诉状有困难,可以选择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录并处理。

递交起诉材料后,耐心等待法院的立案通知,并按照法院的要求缴纳诉讼费。

在庭前准备阶段,认真准备证据原件,并确保按时参加开庭。

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及时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

相关文章
2025-01-19 01: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