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哎咳依呀,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哎咳哟。劈开那个重重雾哇,闯过那个道道梁哎…要问大车哪里去吔,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岁月如梭,电影《青松岭》主题曲萦绕心头已有五十个年头了。1974年新年刚过,城市的电影院上演四部新拍摄的影片,《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和《战洪图》,这是新电影中断八年后的重新放映,被誉为革命文艺战线的重大胜利,当时的电影几乎都穿插好听的歌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以其悠扬的旋律风靡大街小巷。
少年的记忆经久难忘,难忘万山大叔高举长鞭的经典造型,其实更难忘的是电影中反面角色钱广的三鞭子和言行举止,他的经典台词如“一要手艺巧,二要家什妙”、“吃粮靠集体,化钱靠自己”、“谁发财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要说资本主义嘛,谁还没有点儿啊”,这些如珠的妙语在若干年后都被证明为颠扑不破的道理。不知是什么人编写了钱广的歌谣:“钱广赶大车,孙福捎点货,辣椒榛子和蘑菇,钱广的老婆七姑说,为什么多给他两块多,这是为什么?钱广说,你懂个屁,羊毛出在羊身上……”于是,校园里充满了“你懂个屁”的问候声。青春如歌,歌声会远去但不会消失,寻找远去的歌声,也是寻找逝去的青春,到青松岭就是为了寻找。
从蓟州黄崖关长城北上,公路两旁峰峦逶迤,这里奇岩竞秀,茂树连荫,涧中溪水淙淙流淌,手机已经显示为承德市兴隆县青松岭镇。青松岭镇是后改的地名,原为茅山乡,上世纪六十年代承德地区话剧团排演《青松岭》,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的山区,后来长春电影制片厂二次将话剧改编成电影,影响较大的是1973年版本。
山清水秀的青松岭空气清新,嶙峋的山岩被西斜的阳光照射,呈现参差的斑驳。村道上青松岭镇和青松岭村竖在同一块牌子上,据当地的村民说,老村委会的旧房子还没有拆除,但已废弃不用了。村中并没有留下万山大叔的元素,倒是离村口不远的地方被开发商打造成青松岭文化旅游度假区,以“荣盛-塞外江南水镇”冠名。
这是一个山景地产项目,开发商把它打造成旅游新天地。建设者以水兴镇,中心处为水景广场,两翼水道延伸,迎宾、悦水、云居、怡然四园点缀其中,刻意营造水乡风情,江南的粉墙黛瓦成为水岸的主基调,江南的街,江南的桥,江南彩色的伞,处处有江南的韵味,可这里是塞外,是曾经马车奔驰的青松岭。
“在自然里寻找一些生活中的小美好”,水镇里的宣传语引起了共鸣,徜徉在景区的街头巷尾,不正是为了发现美好吗?美好的可以是眼前的景,也可以是心中的情。
白天的水镇游人不多,晚上却另有一番景象。夜幕降临,大红灯笼齐放光明,水镇突然被点燃了热情,大巴拉着游客一车车涌入,陆街水巷到处人声鼎沸。湖面的人工喷泉在灯光下变幻着色彩,灯船穿过,梦幻般的美丽。亭桥之处游客充盈,汉服唐装,斗艳争奇。阿尔卡迪亚度假酒店门口小火车的指示牌上写着“我在青松岭等你”,同类的标牌见过许多,但依然不缺拍照打卡的游人。
水岸边突然人工造雾,蒸腾飘荡,湖水被弥漫的雾气所笼罩,顿时有了腾云的感觉。广场上的游人手持烟花,围成圆圈,烟火飞舞,璀璨耀眼。如此人间,不由得诗意恍惚,“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大叔大妈永远是景区的主角,一群人集聚亭台,唱响了他们青春时的旋律:“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要问大车哪里去?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曲终人散,大巴开走了,水镇恢复了平静。今天的灯火已经阑珊,月光下的青松岭却又显美丽,虽不是满月,但半轮皎洁,天空纤云不染,星汉灿烂,流星划过,抬头仰望,仿佛回到了梦里的童年。
路边的商铺依然明亮,醒目处是“青松岭钱广饭店”,还是钱广。如果不戴有色眼镜去看问题,像钱广这样的人应该是中国农村典型人物的代表,他们勤劳、能干、自私、狡黠,永远想着个人的小家,当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呼声相适应时,落后者便成了领头羊。
第二天一早离开青松岭继续北上,应该和当年马车拉着农产品奔走的方向一致,可再也见不到那棵需要三鞭子才能通过的老榆树了。盘山道有个美丽的名字梨花路,路边的峭壁上刻画着一架马车,再问大车哪里去,一行大字作了回答:“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