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救济是指在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义务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旨在保障合同的法律约束力,维护其合法权益。
合同救济的主要方式包括:
违约方应赔偿因其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可能的利润损失。
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尤其是在违约方未根本违反合同的情况下。
在严重违约的情况下,守约方可以选择解除合同,并可能要求违约方赔偿因解除合同而产生的损失。
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采取必要措施纠正违约行为,以减少损失。
某些合同可能包含违约金条款,违约方需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守约方可能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因违约导致的利息损失。
合同救济的目的是保护受害方的权益,使其尽量避免或减少违约造成的损失,并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法律约束力。在实际操作中,选择适当的救济方式通常取决于具体的合同条款、违约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法律规定。